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人形机器人火了,距离我们还有多远?

来源:机器人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0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实际上,人类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探索由来已久。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5世纪末,大约在1495年,意大利科学家达·芬奇在手稿中绘制了一幅人形机器人的草图,这款机器人被设计成骑士模

  实际上,人类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探索由来已久。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5世纪末,大约在1495年,意大利科学家达·芬奇在手稿中绘制了一幅人形机器人的草图,这款机器人被设计成骑士模样,但因受到了科技水平的限制,其肢体活动只能依靠风能和水力驱动。

  如上所述,这些机器人被设计成模仿人类行为。因此,一些机器人是重工业任务的理想选择,如深海勘探、太空和采矿。另外,还可以用它们来操作车辆和设备等。可以说,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帮手。

  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中与人类最相似的,可以采用双腿行走方式,通过手臂和身体的协调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,以及通过简单的语言与人类进行交流。

  人形机器人发展回顾

  那么,为什么要发展人形机器人?

  2、纾解老龄化困局: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出现,根据联合国关于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预测,60岁及以上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21亿。人形机器人可以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起居,缓解老龄化带来的部分危机。

  2021年8月,在特斯拉AI Day活动上,特斯拉CEO埃隆·马斯克发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(Tesla Bot)计划,代号“擎天柱”(Optimus)。时隔一年,“擎天柱”原型机正式亮相,并展示了搬运箱子、植物浇水、移动金属棒等操作。马斯克预计未来产量可达到数百万台,目标价格或将低于2万美元。

  例如,人形机器人可以上下台阶、在行走过程中跨越障碍物、弯腰搬起货物、做出与人类相似的舞蹈动作等,这些都是其他机器人很难完成的。可以说,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,具体来看:

  写在最后:

  当前,人形机器人尚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,市场增量潜力巨大。相信随着更多新玩家涌入以及技术不断成熟,人形机器人终将走进千家万户。

 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,首先需要回顾一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。

  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预测,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5亿美元提升至2027年的173亿美元,复合增长率达63.5%。另据Stratistics Market Research Consulting发布的数据显示,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在2021年已达15.1亿美元,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264.3亿美元,复合增长率为50.5%

  4、高度灵活和移动:人形机器人的机动性很强,它们的腿可以帮助它们轻松地向不同方向移动。因此,人形机器人可以执行多个任务。

  需要指出的是,尽管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,但要实现商业化落地并非易事。一方面,人形机器人是一个高技术、综合性工程,涉及材料、传感器、控制技术、算法、运动生理学、人体工程学等学科,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;另一方面,人形机器人缺乏成熟的应用场景,缺乏实用性。

  蓝海市场蓄势待发?

  进入21世纪,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边缘计算、云计算等技术发展,人形机器人有了质的飞跃。例如2013年,由日本东京大学、电通集团及丰田公司共同研发的机器人Kirobo,具有面部识别功能,并可与宇航员进行对话;2016年,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Atlas正式亮相,能像人类一样用双腿直立行走,此后经过数年的更新迭代,Atlas已经能够完成各类高难度跑酷运动。2020年,美国创业公司Agility Robotics宣布其双足机器人Digit,能够在无人干涉的环境下搬运货物,能应用在物流、仓储、工业等场景。2021年,日本丰田推出的Busboy,可执行85%的复杂人类级任务……

  3、提升购物体验:各种商店、行政部门、酒店都使用人形机器人提供难忘的购物体验。它们帮助客户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,让访问者知道他们的尺寸是否可用,收集客户反馈等等。因此,人形机器人可以为员工和客户节省宝贵的时间。

  1、保障人类安全:安全是人形机器人最明显的优势。它们可以在一些危险的工作场所和恶劣的工作条件,替代人类工作,最大限度地保持安全。

  因此,在保证性能的同时,注重实用性和行业结合,实现量产、降低成本,将成为支撑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。

  随着“擎天柱”的推出,让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赛道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,这是否就意味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开启呢?

  直到1973年,日本早稻田大学推出真人大小的机器人WAROT-1,配置了机械手脚、人工视觉及听觉装置,可以通过触觉传感器用手抓取和搬运物体,并进行简单的日语对话。但WAROT-1行动能力非常弱,行走一步需要45秒。

文章来源:《机器人》 网址: http://www.jqr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1018/1993.html



上一篇:浙商证券:核心零部件助力人形机器人扬帆远航
下一篇: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重新排名,且看新局

机器人投稿 | 机器人编辑部| 机器人版面费 | 机器人论文发表 | 机器人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机器人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